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教育部关于全国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4:22:19  浏览:852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关于全国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通知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国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通知


2001-01-20

教基函[200l]3号

1996年,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制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和十二个学科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并于1997年秋季在江西、山西和天津市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9年,我部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的精神,针对试验中反映出的问题,对“新课程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于2000年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语文等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原两省一市的基础上。江苏、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安徽、青海等省也于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这套课程方案。同时,全国统一使用了普通高中语文、思想政治两个学科教学大纲的试验修订版;2001年全国统一使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试验修订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经研究,我部决定从200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全国使用《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需要将教材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且工作量较大的省、自治区可延迟到2003年。届时,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将停止使用。
为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我部将于2001年和2002年组织《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国家级培训,各地要根据我部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工作的总体部署,确定当地使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计划,做好师资培训、教学仪器、教学配套改革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尤其要做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特别是校长和教师的省级和地市级培训工作。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使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计划于2月底以前报我部备案。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金政发〔2004〕5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金华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金华市人民政府
                     二OO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金华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市效益农业发展,根据《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决定设立金华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下简称转化资金)。为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财政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人民币300万元,实行专户管理,滚动使用。
  第三条 转化资金的申请、使用和管理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择优支持、科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转化资金的使用方式为无偿资助和奖励。
  第五条 转化资金的支持对象为市区农业科技企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和涉农院校。
  第六条 转化资金使用范围:
  (一)省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农业科技招标项目以及星火计划项目的配套支持;
  (二)市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农业重大科技招标项目补助;
  (三)组建省级、市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资助;
  (四)省农业科技企业和市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认定奖励;
  (五)科技特派员专项补助;
  (六)组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专家评审、公示等有关费用。
  第七条 转化资金资助标准:
  (一)被列入国家、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招标及星火项目的,市本级项目按上级资助经费的50%比例配套,婺城、金东区项目按30%比例配套。配套经费实行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被列入国家、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招标及星火项目,经费全部自筹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助;
  (二)市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每项资助5-10万元,市级重大农业科技招标项目每项资助10-20万元;
  (三)科技特派员项目每项补助5-10万元;
  (四)新组建的省级、市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每家一次性资助10万元;
  (五)新认定的省农业科技企业、市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每家一次性奖励10万元。
  第八条 转化资金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有一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开发能力;
  (二)实施转化的项目符合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科技含量高,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转化项目的知识产权归申报单位所有,或者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受让的科技成果。
  第九条 转化资金的申请和审批程序:
  (一)转化资金申请单位填写《金华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申请书》,并报送《金华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市本级项目由主管部门审核,婺城区、金东区项目由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审核,审核结果报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三)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评审,与市财政局共同提出转化资金资助、奖励意见,报市政府同意后,由市科技局、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
  (四)转化资金受助单位接通知后,到市财政局办理领款手续。
  第十条 转化资金管理:
  (一)市科技局负责对受转化资金资助的项目实行合同管理;
  (二)市财政局、科技局负责对转化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转化资金的使用要单独列帐、单独核算,科学安排、专款专用;
  (三)转化资金项目因故未按合同实施的,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可视情延期或中止。转化资金项目完成后,由市科技局、财政局组织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转化资金受助单位二年内不得申请转化资金。
  第十一条 对转化资金申请、使用和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将严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的规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的规定
 

(1991年8月13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48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和监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根据国务院《法规、规章备案规定》和《吉林省行政执法条例》等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
  (一)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二)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不具备规章制定权的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及其各部门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普遍适用于本地区、本部门行政管理工作的规定、决定、命令、办法、实施细则、规则等文件。
  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内部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对具体事项的公告和布告、行政处理决定以及原文转发上级部门规范性文件的通知,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实行下管一级的原则。依照本规定要求的备案范围,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其所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应将其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条 各市、州人民政府、白城地区行署、前扶管理区行委和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必须以制定发布机关名义,于发布之日起二十日内报省人民政府备案。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由主办部门负责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五条 报送省人民政府备案的规章应包括:规章正式文本三十份、起草说明十份(以上含报国务院的份数)、备案报告两份。
  报送省人民政府备案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应包括: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十五份、起草说明五份、备案报告两份。
  备案件应铅印或打印,不得以会议文件或文件汇编撕页报送。


  第六条 起草说明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制定文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名称;
  (二)制定文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起草过程;
  (三)对文件内容需要说明的有关具体问题。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具体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管理工作。
  报送省人民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径送省人民政府法制局。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从以下方面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一)是否与法律、行政法规和省地方性法规相违背;
  (二)是否与省人民政府规章相抵触;
  (三)是否符合规定程序及规范化要求。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在审查规范性文件时,可根据需要责成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协助审查,协助审查的机关应在限期内提出审查意见。


  第十条 各市、州人民政府、白城地区行署、前扶管理区行委、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在工作中如发现规范性文件与法律、行政法规、省地方性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相违背,或者与国务院部门规章相矛盾,属于自己管理权限内的应及时予以处理;不属于自己管理权限内的应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反映,并附送书面材料。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审查规范性文件发现的问题,分别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规范性文件同法律、行政法规、省地方性法规、省人民政府规章相违背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提请省人民政府责令原报机关予以撤销或修正;如规范性文件的部分内容不妥需加以调整的,也可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直接责成原报机关修改。
  (二)市、州人民政府、白城地区行署、前扶管理区行委的规范性文件同省人民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省人民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相矛盾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决定。
  (三)规范性文件在制定程序及技术方面存在问题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提出处理意见,并转告原报机关处理。
  规范性文件的原报机关在接到上款各项处理决定或意见的三十日内,应将处理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法制局。


  第十二条 市、州人民政府、白城地区行署、前扶管理区行委、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应于每年一月二十日前,将上一年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一式三份,报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备查。
  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内向省人民政府提出上一年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第十三条 对于不报送或不按时报送规范性文件的,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可通知应报机关限期报送;拒不报送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向省人民政府汇报,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
  省人民政府法制局于每年第一季度对上一年度规范性文件备案的综合情况进行一次通报。


  第十四条 市、州人民政府、白城地区行署、前扶管理区行委应对所属各部门和下一级政府规范性文件实施备案审查,具体办法自行制定。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