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吉安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4:05:36  浏览:953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吉安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

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


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安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的通知
( 吉府发〔2003〕6号 )
2003-2-23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吉安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已于二OO三年一月二十三日市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政务公开指南》,并于2003年10月底前,将贯彻执行情况及执行中的好经验、好典型报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将于年底对全市政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


二OO三年二月二十三日




吉安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优化政务环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根据国家、省有关依法行政的政策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实施政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确保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是主动适应新形势、改进施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实施政务公开,对于增强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及自觉性,提高管理相对人遵纪守法意识及依法维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 实施政务公开的原则是:依法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

第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和基层工作机构,以及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受行政机关委托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组织,都要实施政务公开。

第五条 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的外,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事项都属于公开的内容;尤其要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以及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权力运行环节进行公开。

第六条 政府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决策情况。主要包括政府重大工作部署、重大改革举措、重要事项办理、重要会议决定的落实情况以及行政审批事项等;

财政收支情况。主要包括财政预决算、大额度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大宗政府采购情况,土地使用权出让,工程项目的立项、招投标、验收、预决算,大型固定资产核查和处置情况,救灾、救济款物的管理、发放情况等。

人事情况。主要包括行政编制、人事任命、公务员选拔录用、退伍转业军人安置、评先表彰、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情况等。

第七条 政府职能部门公开的主要内容:部门的职责,办事依据、程序、时限、过程和结果,服务承诺,违诺违纪的投诉处理途径;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本部门的的批评、意见、建议及其处理情况;以及本部门人事任命、奖惩录用、职称评定、财务收支、大额资金分配、工程招投标等情况。

第八条 政府政务公开主要形式:在办公地点前建立政务公开电子显示屏;在本辖区中心广场或办公大楼前设立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墙;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开辟政务公开专栏,在政府信息网上增设政务公开网页;建立综合性的政务大厅或专业性服务大厅;对重大决策,要选择实施预公开制度、听证制度、质询制度。

第九条 政府职能部门及其他机构政务公开主要形式:在部门、单位办公地点建立公开栏,公开部门、单位的职责、目标任务、机构设立、处(科、室)负责人姓名、监督部门及电话;建立部门、单位"一厅式"、"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形式;在"一厅式"办公大厅内设置公开栏、公开手册、办事须知;有条件的可设立触摸式电脑、语音信箱等电子办公设施。

第十条 实行公开内容备案检查制度。凡涉及政务公开的重要事钣上喙鼗固岢霾⒈ㄍ墩窆斓夹∽楸赴福徽窆淖柿希晒ノ桓涸鹑饲┳植垂乃承虼娴担桓骷墩ㄆ诩觳檎窆榭觯⑾治侍饧笆本勒?

第十一条 实行定期审计制度。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本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情况以及政府部门管理和政府委托社会团体代管的各类基金、资金的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并将审计结果公开。

第十二条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各级政府要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办事机构,建立政务公开投诉处理制度,对违反政务公开各项规定和办法的人和事的投诉,要认真受理并及时处理。要加大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对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有效性进行评议;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对消极抵制、弄虚作假的典型事例予以曝光。

第十三条 建立群众评议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开展政务公开入社区活动,推行基层公务员对辖区群众通报工作制度。

第十四条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凡未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组织领导不力,或者避重就轻,只公开一般事项,不公开重点事项,致使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到位,走形式、走过场的,根据情节轻重,对该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给予相应组织处理;对拒不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或对政务公开工作敷衍应付、弄虚作假、搞假公开的,或对政务公开工作消极抵制、顶着不办的,或政务公开工作责任不落实,承诺不践诺,导致严重后果的,根据情节轻重,对该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给予相应政纪处分。

第十五条 政务公开采取市、县(市、区)两级联动,条块结合的组织形式:党委统一领导,各级政府主抓,人大监督实施,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各部门各负其责。县(市、区)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和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制定相应制度,市政府各部门要对下级部门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十六条 要把政务公开与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管事、管人。

第十七条 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要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政府采购、建立有形建设市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等反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相结合,整体推进,发挥综合效应。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报表报送工作的通知(废止)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报表报送工作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银发〔1998〕505号


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各全国性非银行
金融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国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别是支付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及时监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和经营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决定调整非银行金融机构各类报表的报送内容、时限和方式。
一、增加报送总行的月报表内容。
(一)在银发[1996]315号文规定的报送总行的各类报表的基础上,增加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到期债务支付情况月报表(详见附一)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支付情况汇总月报表(详见附三)。
(二)原各非银行金融机构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的资产负债表、业务状况统计月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损益表、年终利润分配表和××公司非现场检查报表指标考核表应一式两份,其中一份由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收集、汇总后上报总行非银行金
融机构监管司。
二、调整银发[1996]315号文规定的各类报表的报送时限。
(一)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汇总上报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非现场检查统一报表磁盘格式由季报改为月报。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必须于每月15日前将非银行金融机构非现场检查统一报表磁盘格式、非银行金融机构支付情况汇总月报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其他各类月报表及简要分析报告报送总
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
(二)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月报表应于每月初10个工作日内直接报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
三、报送方式。在非现场检查电脑网络未开发前,各类报表以磁盘和报表两种方式(快件邮递)报送。各类报表的磁盘文件应按照标准的报表设计,格式为美国微软公司EXCEL文件格式。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1998年9月月报表的报送工作按本通知执行。
五、本通知中未调整的非现场检查的有关事项仍按照银发[1996]315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六、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应由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处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督促辖区内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时、真实、准确地填报各类报表。对报送不及时、不准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要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七、各非银行金融机构按“全科目”上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仍按银发[1996]335号和银发[1997]41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一:到期债务支付情况月报表

制表:中国人民银行
表号:银统128表
填报单位: 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万元;万美元
-------------------------------------------------------
人民币项目 |本月|预计下月| 外汇项目 |本月| 预计下月
---------------|--|----|------------------|--|---------
期初不能支付的到期个人债务 | | |期初不能支付的到期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 |
---------------|--|----|------------------|--|---------
期初不能支付的到期金融机构债务| | |期初不能支付的到期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 |
---------------|--|----|------------------|--|---------
期初不能支付的到期其他机构债务| | |期初不能支付的到期国际金融租赁 | |
---------------|--|----|------------------|--|---------
期初支付缺口小计 | | |期初不能支付的到期外汇转贷款 | |
---------------|--|----|------------------|--|---------
| | |到期不能支付的信用证下应支付额 | |
---------------|--|----|------------------|--|---------
本期新增到期个人债务 | | |到期不能支付的对外担保应履约额 | |
---------------|--|----|------------------|--|---------
本期新增到期金融机构债务 | | |到期不能支付的其他到期外债 | |
---------------|--|----|------------------|--|---------
本期新增其他机构债务 | | |期初支付缺口小计 | |
---------------|--|----|------------------|--|---------

本期新增到期债务小计 | | | | |
---------------|--|----|------------------|--|---------
本期应付到期债务合计 | | |本期新增到期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 | |
---------------|--|----|------------------|--|---------
| | |本期新增到期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 |
---------------|--|----|------------------|--|---------
债权回收 | | |本期新增到期国际金融租赁 | |
---------------|--|----|------------------|--|---------
资产变现 | | |本期新增到期外汇转贷款 | |
---------------|--|----|------------------|--|---------
新增存款 | | |本期新增信用证下应支付额 | |
---------------|--|----|------------------|--|---------
同业拆入 | | |本期新增对外担保应履约额 | |
---------------|--|----|------------------|--|---------
其他支付资金来源 | | |本期新增其他到期外债 | |
---------------|--|----|------------------|--|---------
本期已落实支付资金合计 | | |本期新增到期应付外债小计 | |
---------------|--|----|------------------|--|---------
| | |本期应付到期外债合计 | |
---------------|--|----|------------------|--|---------

期末不能支付的到期个人债务 | | | | |
---------------|--|----|------------------|--|---------
期末不能支付的到期金融机构债务| | |本期已落实支付资金合计 | |
---------------|--|----|------------------|--|---------
期末不能支付的到期其他机构债务| | |期末外汇支付缺口合计 | |
---------------|--|----|------------------|--|---------
期末人民币支付缺口合计 | | |期末外汇或有负债余额合计: | |
---------------|--|----|------------------|--|---------
| | |其中:对外担保 | |
---------------|--|----|------------------|--|---------
| | | 信用证 | |
---------------|--|----|------------------|--|---------
期末人民币+外汇支付缺口合计 | | | | |
-------------------------------------------------------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复核人: 联系电话: (单位盖章)

附二:到期债务支付情况月报表填报说明
一、各非银行金融机构应在合并分支机构的基础上,以法人为单位,于每月底最后一个工作日填报本表。
二、“本期”各栏填报本月支付情况;“预计下月”填报预计下月的支付情况。
三、“已落实支付资金”各项填报本期内筹集的用于支付的资金数量。
四、人民币各项目填报单位:万元人民币。外汇各项目填报单位:万美元。
美元之外的其他币种折算成美元填报,汇率按当月末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各外汇和人民币的兑换中间价计算换算汇率。
“人民币+外汇支付缺口合计”填报单位:万元人民币。
五、人民币项目中的“其他支付资金来源”和外汇项目中的“其他到期外债”需注明具体内容。
六、“外汇或有债务”、“对外担保”和“信用证”按填表日的余额填报。

附三:非银行金融机构支付情况汇总月报表

制表:中国人民银行
表号:银统129表
填报行: 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万元;万美元
----------------------------------------------
| 本月支付缺口 | 预计下月支付缺口
机构名称 |------------------|------------------
|个人|金融机构|其他机构|外债|合计|个人|金融机构|其他机构|外债|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复核人: 联系电话: (单位盖章)
注:本表由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填报;“个人”、“金融机构”、“其他机构”、“合计”项单位:万元人民币;“外债”项折算成
美元填报,单位:万美元,并以当月末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美元对人民币兑换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计入“合计”项。



1998年10月22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2年全国税务人员执法资格考试认证工作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2年全国税务人员执法资格考试认证工作的通知

国税函[2003]129号
国家税务总局
2003-2-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2002年全国税务人员执法资格统一考试工作已经结束。这次考试的总体情况基本正常,达到了促进广大税务干部学法知法、提高税务人员执法水平的主要目的;考试结果也达到了预期效果(达到60分以上者占参考人员总数的97%)。为保证下一步资格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A、B类考试结果(软盘)发送给你们,请根据本通知要求做好有关工作。
一、以县(市、区)税务局为单位,分别清分核对A、B类考试人员名单。

二、对于执法岗位人员考试合格率低于95%的县(市、区)税务局,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局根据《全国税务人员执法资格统一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税发〔2002〕74号)要求,按照95%的合格率、从高分到低分的次序在该县(市、区)局A类未合格人员中确定“视同合格”人员名单,并上报总局审核;B类人员不作调整。
三、统计上报下列人员名单:
(一)未参加考试的市(地、州)、县(市)局局长和省级局(含副省级城市局)、市(地、州)级局直辖分局局长;
(二)申请免试未参加考试的年龄在45周岁(至2002年8月30日止)以上的人员;
(三)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或者律师资格证书的人员。

四、本次执法资格考试成绩处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负责,不准下传和公布考试具体分数,不得利用考试成绩进行考核评比,不得将考试成绩作为机关人员分流下岗的依据或理由。各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考试未合格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鼓励他们参加下次执法资格考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对所属单位(含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应当上报的事项按附件表格式样以县(市、区)税务局为基本单位进行分类统计,于2003年3月20日前将统计结果集中统一报送国家税务总局人事司(一式三份)。经确认后,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颁发《执法资格合格证书》。
联系电话:010-63417432/63417452 李平
     010-63417606/63417674 张学瑞

附件:分类统计报表式样(附表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