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1:32:11  浏览:800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废止)

交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

1997年8月18日经第12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保船舶在航行和停泊时配有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船员,保障水上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水域环境污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我国已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所有航行国际航线、200总吨或750千瓦以上航行国内沿海航线、50总吨或36.8千瓦以上航行国内内河航线的中国籍机动船舶。
除本规则第六条、第二十七条和第三章、第四章的规定外,本规则其他有关规定均适用于500总吨以上航行中国管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
军事船舶、公安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不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是全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管理的主管机关。
各港务(航)监督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管理工作。
第四条 航行中国管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应持有船旗国政府主管机关签发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或等效文件。

第二章 最低安全配员原则
第五条 确定船舶最低安全配员应综合考虑船舶的种类、尺度、构造、技术设备、主机功率、航区、航程、航行时间等因素,并应充分注意到船员的值班和休息制度。
第六条 船舶在航行期间,应配备不低于按本规则附录1、附录2、附录3所确定的船员构成及数量。
高速客船的船员配备应不低于《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
本规则附录1、附录2、附录3列明的减免规定是根据各类船舶在一般情况下制定的。港务(航)监督在核定具体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员数额时,如认为配员减免后无法保证船舶安全时,可不予减免或不予足额减免。
第七条 船舶在停泊期间,应配备足够的并具有熟练操作能力能够保持船舶及相关设备安全有效运转的船员。且无论何时,船长和大副、轮机长和大管轮不得同时离船。
第八条 本规则规定的船舶配员是保证船舶安全操作所必须的最低数额。因生活保障、维修保养、装卸货物或劳动保护等需要可以增加船员,但船上总人数不得超过救生设备的定员。

第三章 证 书
第九条 船舶应持有相应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并存放在船备查。
第十条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有效期的截止日期与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的截止日期相同。
第十一条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编号使用与船舶国籍证书相同的编号。
第十二条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格式按航行国际、国内沿海、国内内河航线船舶分为三种,其具体格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制定。
第十三条 国际航行船舶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应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填写;国内航行(包括沿海和内河)船舶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用中文填写。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内所有英文文字一律使用大写字母;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发证日期及有效期亦用阿拉伯数字以年、月、日表示。
第十四条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不得伪造、涂改,污损不能辨认的视为无效。

第四章 申请与审核发证
第十五条 申请核发《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应由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向船舶的船籍港港务(航)监督递交申请书。
第十六条 递交申请书时,应交验下列有关证书或文件:
(一)航行国际航线的船舶
1、船舶国籍证书;
2、轮机入级证书;
3、港务(航)监督认为需要的与本规则第五条内容相关的其他资料。
(二)航行国内(包括沿海和内河)航线的船舶
1、船舶国籍证书;
2、船舶检验证书簿;
3、港务(航)监督认为需要的与本规则第五条内容相关的其他资料。
第十七条 在境外建造与购买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应持有效的船舶证书和相关资料的副本(复印件)到预定的船籍港港务(航)监督申请办理《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第十八条 港务(航)监督在接到申请人的申请书后,根据本规则第二章的原则以及本规则附录1、附录2、附录3或《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和船舶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应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核发《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在上述期限内通知申请人。
第十九条 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在《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15日以前,持原证书或证书副本和第十六条所列的有关证书及相关资料,到船籍港港务(航)监督换发证书。
第二十条 证书污损不能使用的,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向船籍港港务(航)监督申请换发;证书遗失的,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书面述明理由,附具有关证明文件,向船籍港港务(航)监督申请补发。
第二十一条 船舶状况发生变化需改变证书所载内容时,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向船籍港港务(航)监督重新申请核发证书。
第二十二条 船舶申请核发、补发、换发证书,应按《水上安全监督收费项目及标准》的规定交纳费用。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各港务(航)监督负责对本辖区内船舶的配员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船舶在办理进出港手续时应交验《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第二十五条 船舶未持有《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或实际配员低于《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要求时,对中国籍船舶,港务(航)监督应禁止其离港直至船舶配员满足要求;对外国籍船舶,港务监督应要求船方按《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要求配齐人员或由其船旗国主管当局对其实际配员作书面认可,否则禁止其离港。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港务(航)监督机构对船舶处以5000至10000元罚款,且对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至500元罚款:
(一)未持有或持有失效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二)伪造或涂改《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统一印制。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则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交通部安全监督局1992年8月1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行国际航线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表》(安监字〔1992〕171号)同时废止。

附录1 海船甲板部、轮机部和客运部最低安全配员表
------------------------------------------------------------------------
| 甲板部
|----------------------------------------------------------------------
| |船舶吨位(GT) |一般规定 |
| |拖轮功率(KW) | |
| |------------------------|--------------------------------------|
| |3000GT及以上 |船长、大副、二副、三副各1人 |
| | |水手3人 |
| | | |
| |------------------------|--------------------------------------|
|一|500GT及以上 |同3000GT及以上船舶 |
| |至未满3000GT | |
| | | |
| |------------------------|--------------------------------------|
|般|未满500GT |船 长1人 |
| | |值班驾驶员2人 |
| | |水 手3人 |
| | | |
|船|------------------------|--------------------------------------|
| |500GT及以上 |(1)同3000GT及以上一般船舶; |
| | |(2)配有与救生艇数量相等的持有 |
| | |救生艇员证书的人员(不包括船长 |
|舶| |和大副) |
| |------------------------|--------------------------------------|
| |未满500GT |(1)同未满500GT一般船舶; |
| | |(2)配有与救生艇数量相等的持有 |
| | |救生艇员证书的人员(不包括船长 |
| | |和大副) |
|--|------------------------|--------------------------------------|
| | |3000KW及以上|同3000GT及以上一般船舶 |
| | | | |
| | |------------------|--------------------------------------|
|拖|海上|750KW及以上 |同500GT及以上至未满3000GT |
| | |至未满3000KW|一般船舶 |
| | |------------------|--------------------------------------|
| | |未满750KW |同未满500GT一般船舶 |
|轮|----|------------------|--------------------------------------|
| | |750KW及以上 |船长或驾驶员1人,水手2人 |
| |港内|------------------|--------------------------------------|
| | |未满750KW |船长或驾驶员1人,水手1人 |
------------------------------------------------------------------------
|----------------------------------------
| |
|--------------------------------------|
|减免规定 |
| |
|--------------------------------------|
|航程不超过300海里或 |
|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36小时, |
|可减免三副和水手1人 |
|--------------------------------------|
|(1)同3000GT及以上船舶; |
|(2)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 |
|可再减免二副 |
|--------------------------------------|
|(1)连续航时间不超过24小时, |
|可减免水手1人; |
|(2)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 |
|可再减免值班驾驶员1人 |
|--------------------------------------|
|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 |
|可减免三副和水手1人 |
| |
| |
|--------------------------------------|
|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 |
|可减免值班驾驶员和水手各1人 |
| |
| |
|--------------------------------------|
|同3000GT及以上一般船舶,但只考 |
|虑连续航行时间 |
|--------------------------------------|
|同500GT及以上至未满3000GT |
|一般船舶,但只考虑连续航行时间 |
|--------------------------------------|
|同未满500GT一般船舶 |
|--------------------------------------|
|无 |
|--------------------------------------|
|无 |
|----------------------------------------
------------------------------------------------------------------------
| 轮机部
|----------------------------------------------------------------------
| |主推进动力装置(KW) |一般规定 |
| |------------------------|--------------------------------------|
| |3000KW及以上 |轮机长1人 |
| | |大管轮1人 |
| | |二管轮1人 |
| | |三管轮1人 |
|一| |机 工3人 |
| | | |
| | | |
| | | |
| | | |
| |------------------------|--------------------------------------|
|般|750KW及以上 |同3000KW及以上船舶 |
| |至未满3000KW | |
| | | |
| |------------------------|--------------------------------------|
|船|未满750KW |轮 机 长1人 |
| | |值班轮机员2人 |
| | |机 工3人 |
| | | |
|舶| | |
| | | |
| | | |
| | | |
| | | |
|--|------------------------|--------------------------------------|
| |3000KW及以上 |同3000KW及以上一般船舶 |
|客|------------------------|--------------------------------------|
| |750KW及以上 |同750KW及以上 |
| |至未满3000KW |至未满3000KW一般船舶 |
|船|------------------------|--------------------------------------|
| |未满750KW |同未满750KW一般船舶 |
|--|------------------------|--------------------------------------|
| | |3000KW及以上|同3000KW及以上一般船舶 |
| | |------------------|--------------------------------------|
|拖|海上|750KW及以上 |同750KW及以上 |
| | |至未满3000KW|至未满3000KW一般船舶 |
| | |------------------|--------------------------------------|
|轮| |未满750KW |同未满750KW一般船舶 |
| |----|------------------|--------------------------------------|
| |港内|不分等级 |轮机长或轮机员1人,机工1人 |
|----------------------------------------------------------------------
| 客运部
|----------------------------------------------------------------------
|按船舶载客定员,每40名乘客配客运部人员1名,但航程不超过30海里或航
|的,可按第80名乘客配客运部人员1名。
------------------------------------------------------------------------
|----------------------------------------
| |
|--------------------------------------|
|减免规定 |
|--------------------------------------|
|(1)航程不超过300海里或连续航行 |
|时间不超过36小时,可减免三管轮 |
|和机工1人; |
|(2)AUT--0自动化机舱可减免二管 |
|轮、三管轮和机工2人; |
|(3)AUT--1自动化机舱可减免三管轮|
|和机工2人; |
|(4)MCC或BRC半自动化机舱可减免|
|机工2人 |
|--------------------------------------|
|(1)同3000KW及以上船舶; |
|(2)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可再 |
|减免二管轮 |
|--------------------------------------|
|(1)连续航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可减 |
|免机工1人;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 |
|小时,可再减免轮机员1人; |
|(2)AUT--0自动化机舱可减免值班轮|
|机员2人和机工2人; |
|(3)AUT--1自动化机舱可减免值班轮|
|机员1人和机工2人; |
|(4)MCC或BRC半自动化机舱可减免|
|机工2人 |
|--------------------------------------|
|同3000KW及以上一般船舶 |
|--------------------------------------|
|同750KW及以上 |
|至未满3000KW一般船舶 |
|--------------------------------------|
|同未满750KW一般船舶 |
|--------------------------------------|
|同3000KW及以上一般船舶 |
|--------------------------------------|
|同750KW及以上 |
|至未满3000KW一般船舶 |
|--------------------------------------|
|同未满750KW一般船舶 |
|--------------------------------------|
|无 |
|--------------------------------------|
| |
|--------------------------------------|
|行时间不超过3小时 |
| |
|----------------------------------------
注:1、水手、机工均为持有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适任证书者
2、驾驶员为大副、二副、三副均可
3、轮机员为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均可
4、未满750KW拖轮的驾驶员可以是值班驾驶员,轮机员为值班轮机员
5、客运部人员包括乘警、船医、厨工及旅客服务员


附录2 海船无线电人员最低安全配员表
--------------------------------------------------------------------------------
| 海区 | 一般无线电设备 |
|------------------------------|--------------------------------------------|
| 近岸航区 | 兼职无线电话务员1人 |
|------------------------------|--------------------------------------------|
| 沿海航区 | 二等报务员1人 |
|------------------------------|--------------------------------------------|
| 近洋和远洋航区 | 一等或通用报务员1人 |
| (国际航线) | |
--------------------------------------------------------------------------------
--------------------------------------------------------------------------------
| 海区 | GMDSS设备 |
|------------------------------|--------------------------------------------|
| A1 | GMDSS限用操作员1人 |
|------------------------------|--------------------------------------------|
| A2 | GMDSS通用操作员1人 |
|------------------------------|--------------------------------------------|
| A3和A4 | 双套 | 专职GMDSS通用操作员1人或 |
| | | 兼职GMDSS通用操作员2人 |
| |--------------|--------------------------------------------|
| | 单套 | 专职GMDSS无线电电子员1人 |
--------------------------------------------------------------------------------
注:1、近岸、沿海、近洋和远洋航区是指1988年船员考试发证规则所界定的区域;
2、A1、A2、A3和A4海区是指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8年修正案所界定的区域。

附录3 内河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表
----------------------------------------------------------------------------
| | |600总吨及以上至 |200总吨及以上至 |
|船 舶|1600总吨及以上或|未满1600总吨或 |未满600总吨或 |
|等 级|1500千瓦及以上 |441千瓦及以上至 |147千瓦及以上至 |
| | |未满1500千瓦 |未满441千瓦 |
|------|--------------------|--------------------|--------------------|
| | |船长1人 |同左 |船 长1人 |
| |一|大副、二副、三副各 | |驾驶员2人(但客船 |
| |般|1人(但客船配大副 | |配二副以上的驾驶 |
|甲|规|1人、二副2人; | |员2人;JJ航段的 |
| |定|JJ航段的客船配大 | |客船配大副2人) |
| | |副3人) | |水 手3人 |
|板| |水手3人 | | |
| |--|--------------------|--------------------|--------------------|
| |减|连续航行时间不超 |同左 |连续航行时间不超 |
|部|免|过16小时的可减免 | |过16小时的可减免 |
| |规|驾驶员1人 | |驾驶员和水手各1 |
| |定| | |人 |
|--|--|--------------------|--------------------|--------------------|
| |一|轮机长1人 |同左 |轮机长1人 |
| |般|轮机员3人 | |轮机员2人 |
|轮|规|机 工3人 | |机 工2人 |
| |定| | | |
| |--|--------------------|--------------------|--------------------|
|机| |(1)连续航行时间不|(1)连续航行时间不|(1)连续航行时间不|
| |减|超过16小时的可减 |超过16小时的可减 |超过16小时的可减 |
| |免|免轮机员和机工各 |免轮机员1人、机工 |免轮机员和机工各 |
|部|规|1人; |2人; |1人; |
| |定|(2)自动化机舱可减|(2)自动化机舱可减|(2)驾机合一的可减|
| | |免轮机员2人、机工 |免轮机员2人、机工 |免轮机员和机工各 |
| | |3人 |3人 |2人 |
|------|------------------------------------------------------------------
|服 人|客船按载客定额的四十分之一配备服务人员,但航程不超过55公里或航行
|务 员|按每100名乘客配备服务人员1名。
----------------------------------------------------------------------------
|--------------------------------------------
|50总吨及以上至 |50总吨及以上 |
|未满200总吨或 |或36.8千瓦及 |
|36.8千瓦及以上至|以上挂浆机船 |
|未满147千瓦 | |
|--------------------|--------------------|
|船 长1人 |驾机员2人 |
|驾驶员1人(但客船 | |
|配二副以上的驾驶 | |
|员1人;JJ航段的 | |
|客船配大副1人) | |
|水 手2人 | |
| | |
|--------------------|--------------------|
|无 |连续航行时间 |
| |不超过8小时的 |
| |可减免驾机员 |
| |1人 |
|--------------------|--------------------|
|轮机长1人 | |
|轮机员1人 | |
|机 工1人 | |
| | |
|--------------------|--------------------|
|驾机合一的可减免 | |
|轮机员和机工各 | |
|1人 | |
| | |
| | |
| | |
| | |
|------------------------------------------|
|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可 |
| |
|--------------------------------------------
注:1、驾驶员含大副、二副、三副。
2、轮机员含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
3、轮渡需配备船长(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各1人、水手2人、机工1人。
4、港作船需配备船(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各1人、水手2人、机工1人。
5、没有核定总吨的船舶参照载重吨与总吨的比例掌握。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广东两地有关工资规定之比较

作者:金泽清 上海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会员,外企法律顾问、人力资源经理。



上海与广东都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达地区,据劳动保障部门的统计,用人单位所遇到的众多劳动争议中,与工资支付有关的占到70%左右,各地劳动法规对工资支付的原则、标准、方式、法律责任、处罚等一一明确,将为有效解决人事工作中有关薪资福利以及特殊工资支付等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当地立法思路不同,因此各地纷纷在《劳动法》规定的基础上,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地方性法规。

为帮助企业正确理解、灵活运用,老金看法为您详尽阐述比较各地劳动法规(工资部分),希望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企业解决棘手的问题。

本文是针对分支机构遍布沪粤两地的跨地区经营企业在进行统一人事管理中需要掌握不同地区的特点,以免人事部门片面引用总部所在地的人事政策,造成工作上的认识错误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本文也是通过各地劳动法规制定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在进行立法工作能够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合法权益!

本文主要引用都是尚在有效执行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以下简称上海办法)2003年4月1日起执行,《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广东条例)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文纲要

一、 假期工资规定区别
1. 对于假期工资是否可以约定上,上海办法比较灵活
2. 对于假期工资计算基数上,广东条例规定相比偏高
3. 假期工资标准是否可以适用其他工资基数
实务分析——广东条例关于假期工资标准的规定实在有些略失公平!
二、 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导致扣除工资处理区别
1. 那些情况属于劳动者赔偿范围?
2. 对于劳动者赔偿的主观要件规定上,广东条例更为客观公平!
3. 对于因获得劳动者赔偿而扣除工资的处理程序规定上,广东条例比较合理
4. 赔偿扣除工资标准上,上海《办法》比较明确
实务分析——销售人员回笼货款不及时导致坏帐不可以要求赔偿?
三、 其他特殊情况工资支付规定区别
1. 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时期工资处理区别
2. 停产停工期间工资计算标准区别
附记:法律法规不是简单的“紧箍咒”!


金泽清
完成于2005年6月6日星期一晚12点
一、 假期工资规定区别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但是,无论法律(此处单指《劳动法》而言)还是部门规章都没有明确详细说明,因此缺乏可执行性,为此各地方都进行地方性法规进行补充规定,以便于实务操作。

1. 对于假期工资是否可以约定上,上海办法比较灵活

上海办法规定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也就是说上海规定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就假期工资进行约定,当然为了防止许多用人单位采取不签订书面合同企图规避法规,因此特别在该办法第九条第三项规定了下限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由此可见,上海办法规定双方可以就假期工资(实际上加班工资基数就是参照该标准执行的)进行约定,但是确定了最低的标准——正常劳动下的劳动者月工资的70%。而广东条例没有这方面的允许约定规定,过于强调法定标准。相比较就用人单位而言,上海办法因允许在月薪70%上进行约定所以操作起来比较灵活。

2. 对于假期工资计算基数上,广东条例规定相比偏高

上海办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这个规定主要是过去工资计算中是区分基本工资与奖金,但是当单位申报的工资总额内没有明确进行厘分的情况下,上海市劳动局曾经规定可以把职工收入中70%作为工资,30%作为奖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金属收购管理暂行规定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金属收购管理暂行规定
市政府


为加强废钢铁和废铜、铝、锡、铅、锌等有色金属(以下统称废金属)的收购管理,防止犯罪分子销赃,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国家物资回收计划的完成,特作以下规定:
一、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经营废金属收购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经区、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发给营业执照。对无照经营者,坚决取缔。
外地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在本市收购废金属。
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出售废金属,一律按国家规定交物资回收部门收购,不得出售给其他单位或串换其他物资。
三、个人出售生活性废金属,一律由本市物资回收部门的收购站或受物资回收部门委托的基层供销社、城镇街道代购点和本市有照个体经营者收购。各基层供销社、代购点和本市有照个体经营者收购的废金属必须全部交售给市物资回收部门,不得倒卖或作其他处理。
四、个人出售自用或拣拾的非生活性废金属,一律由区、县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废金属收购点收购。其他收购站、代购点和有照个体经营者不得收购。
五、个人出售非生活性废金属,必须持本人工作证、户口簿或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开具的证明。废金属收购单位凭证登记收购,对无证件的不予收购。收购单位发现可疑情况,要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六、凡调运出本市的废金属,必须由市废金属回收办公室开具外运证明。对无外运证明的,运输部门不得承运,治安、交通检查站不予放行。
七、废金属的收购价格,必须按照物价部门的统一规定执行。不得抬价或压价。
八、凡违反本规定的,根据情况,给予下列处罚:
1、对无照经营废金属收购业务的,(包括外地的单位和个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全部非法收购的废金属,或按物价部门规定价格的百分之五十收购,并处非法收购废金属总值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
2、对违反本规定出售废金属或利用废金属串换其他物资的单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全部非法收入或物资,并由市计委扣减其本年度或下一年度相应数量的钢材供应指标。
3、对废金属经营者超过经营范围收购废金属或倒卖废金属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非法收购或倒卖废金属总值一倍至二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营业执照。
4、收购非生活性废金属不履行凭证登记手续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收购单位的责任人或收购者处以五元至五十元的罚款。
5、对无外运证明外运废金属的,由治安、交通检查站没收其全部非法外运的废金属,或按物价部门规定价格的百分之五十收购,并处非法外运废金属总值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委托运输的,视情节轻重,对承运者没收其全部承运费,或处承运费百分之五十的罚款。
6、对擅自抬高或压低废金属收购价格的,由物价部门按物价管理法规给予处罚。
7、对盗窃、破坏金属材料或金属器材设施出售的,由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8、执法人员或废金属收购人员徇私舞弊、收赃、窝赃、销赃、包庇犯罪分子的,由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九、本规定由市政府财贸办公室领导市废旧金属回收办公室监督执行并负责解释;各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计划管理、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运输、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具体执行本规定。
十、本规定自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日起执行。



1985年11月9日